中山市TBT預(yù)警防控平臺
——技術(shù)性貿(mào)易措施資源
日本作為世界上農(nóng)產(chǎn)品最大進口國之一,非常重視本國動植物檢疫工作,曾長期采取正面清單的做法,,制訂允許進入本國的有害生物名錄,。近年來,為與國際慣例接軌,,日本改變做法,,制定了一系列禁限名錄,這些名錄包 括檢疫性有害生物名錄,、禁止進境的植物名錄,、需在出口國實施特定植物檢疫措施的植物名錄、需在出口國種植地進行檢驗的植物名錄,、非檢疫性有害生物名錄,,這5個名錄生效后,日本對進口植物及植物產(chǎn)品制定了更加嚴(yán)格的要求,。日本經(jīng)常更新這些名錄,,最近一次更新是2021年12月,并于2022年2月15日生效,。小編收集了日本植物檢疫規(guī)定和官方網(wǎng)站信息,,以便查詢使用,。
1.檢疫性有害生物名錄(Quarantine pest list)
2010年,日本在原來非檢疫性有害生物名錄的基礎(chǔ)上制定檢疫性有害生物名錄,,共包括991種有害生物,,其中節(jié)肢類711種、線蟲14種,、軟體動物16種,、真菌50種、細菌36種,、病毒和類病毒類121種,、未知因素引起的病原42種,此名錄中不含雜草,。在植物和植物產(chǎn)品進境時,,如果攜帶上述檢疫性有害生物,日本將采取嚴(yán)格措施,,防止有害生物入境,。按照《日本植物保護法》的規(guī)定,檢疫性有害生物禁止進入日本,。
該名錄于2011年生效,,根據(jù)有害生物的發(fā)生情況,日本幾乎每年都對此名錄進行修訂,,截止目前共做過10余次修訂,,最近一次修訂是2021年12月,共包括1023種(屬)檢疫性有害生物,,其中100多種有害生物已經(jīng)在中國有發(fā)生,,包括新增加的番茄斑駁花葉病毒(Tomato mottle mosaic virus)。
更多詳情參見:
https://www.maff.go.jp/pps/j/law/houki/shorei/E_Annexed_Table1_from_20210428.html
2.禁止進境的植物名錄(List of the import prohibited plants)
該名錄列出的來自某些地區(qū)的植物或植物產(chǎn)品易攜帶某種風(fēng)險極高的檢疫性有害生物,,但由于缺少有效的處理措施而禁止進入日本,。主要包括來自地中海實蠅(Ceratitis capitata)、橘小實蠅復(fù)合種(Bactrocera dorsalis species complex),、蘋果蠹蛾(Cydia pomonella)等發(fā)生國家的寄主植物和植物產(chǎn)品,。該名錄最早在1950年《植物保護法實施條例》中有規(guī)定,多次進行修訂,,最近一次修訂是2021年12月,。
該名錄涉及的中國植物包括:易攜帶瓜實蠅(Bactrocera cucurbitae)的葫蘆科(Cucurbitaceae)植物的活根、葉子和新鮮果實禁止進入日本,;易攜帶甘薯蟻象(Cylas formicarius)的打碗花屬(Calystegia sp.),、番薯屬植物(Ipomoea sp.)、牽牛屬(Pharbitis sp.)的活藤,、葉,、塊狀根,、地下莖部分,木薯根和地下部分禁止進入日本,;易攜帶蘋果蠹蛾(Cydia pomonlla)的蘋果果實,、杏果實等禁止進入日本等。
更多詳情參見:
https://www.maff.go.jp/pps/j/law/houki/shorei/E_Annexed_Table2_from_20210428.html
3.需在出口國種植地進行檢驗的植物名錄以及涉及的每種檢疫性有害生物的詳細要求(List of the plants subject to field inspection in exporting countries and the details of requirements for each of the quarantine pests)
該名錄主要針對來自某國家或地區(qū)的種植用植物,,出口國需針對該名錄中的有害生物在植物生長期進行監(jiān)測,,并在植物檢疫證書中注明監(jiān)測未發(fā)生相關(guān)的有害生物。該名錄中共列23種有害生物,,都是“檢疫性有害生物名錄”中的有害生物,。該名錄于最早在1950年《植物保護法實施條例》中有規(guī)定,多次進行修訂,,最近一次修訂是2021年12月,。
例如,來自中國(不包括香港)的種植用豌豆種子,,進口時需在植物檢疫證書中注明以下信息:“植物母株未發(fā)生豌豆尖鐮孢菌(Fusarium oxysporumf. sp. Pisi),,在生長期進行田間檢查,未發(fā)生豌豆尖鐮孢菌”,。來自中國的甜瓜,、西瓜和冬瓜的種植用種子,需在植物檢疫證書中注明“生長期間未發(fā)生細菌性果斑病菌(Acidovorax avenae subsp. citrulli)”,,來自中國的玉米種子等注明斯氏泛菌(Pantoea stewartii)以及蠶豆和小扁豆種子注明蠶豆染色病毒(Broad bean stain virus)等監(jiān)測未發(fā)生的信息,。
更多詳情參見:
https://www.maff.go.jp/pps/j/law/houki/shorei/E_Annexed_Table1-2_from_20210428.html
4.在出口國實施特定植物檢疫措施的植物名錄(List of the plants subject to specific phytosanitary measures to be carried out in exporting countries)
該名錄規(guī)定在出口國實施特定植物檢疫措施的植物清單以及每種檢疫性有害生物的詳細要求,來自某些國家的植物需檢測證明不帶有某些有害生物后,,才允許進入日本。該名錄最早于1950年《植物保護法實施條例》中有規(guī)定,,最近一次修訂是2021年12月,。
如,來自中國的碧冬茄屬的種子以及其他一些植物,,需在出口前進行RT-PCR檢測,,同時在附加聲明中注明“這些植物的母本來自未發(fā)生馬鈴薯紡錘形塊莖類病毒(Potato spindle tuber viroid)的地方,這些植物母本植物或種子通過合適的基因方法檢測例如RT-PCR,,不帶上述有害生物,。”
更多詳情參見:
https://www.maff.go.jp/pps/j/law/houki/shorei/E_Annexed_Table2-2_from_20210428.html
5.非檢疫性有害生物名錄(List of non-quarantine pest)
該名錄是指在日本已經(jīng)有發(fā)生,,進境植物和植物產(chǎn)品時,,不對這些有害生物采取措施。在1950年《植物保護實施條例》中,,最早規(guī)定30種昆蟲和6種(屬)真菌為日本有發(fā)生的非檢疫性有害生物,。日本雖然制定了檢疫性有害生物名單,,但一直還保留該名錄,并多次進行修訂,,最近一次修訂是2021年12月,。該名錄目前共包括506種、5個屬的有害生物,,其中節(jié)肢動物類421種,、軟體7種、線蟲1種,、真菌58種5個屬,;細菌3種、病毒16種,,說明日本發(fā)生的有害生物種類在增多,。
日本規(guī)定,對于新的有害生物,,如果不在檢疫性有害生物名錄中,,也不在非檢疫性有害生物名錄中,則需在風(fēng)險分析的基礎(chǔ)上,,確定是否為檢疫性有害生物,。
更多詳情參見:
https://www.maff.go.jp/pps/j/law/houki/shorei/Non_Q_Pest_List_from_20210428.html
來源:海關(guān)總署國際檢驗檢疫標(biāo)準(zhǔn)與技術(shù)法規(guī)研究中心(暨中華人民共和國WTO/TBT-SPS國家通報咨詢中心)TBT通報咨詢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