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貿(mào)易組織 |
G/TBT/N/TZA/705
2022-01-21
22-0463
|
|
技術(shù)性貿(mào)易壁壘 |
原文:英語
|
通 報
以下通報根據(jù)TBT協(xié)定第10.6條分發(fā)
1. |
通報成員: 坦桑尼亞
如可能,,列出涉及的地方政府名稱 ( 3.2條和7.2 條):
|
2. |
負責機構(gòu):坦桑尼亞標準局 莫羅戈羅/烏邦戈Sam Nujoma路,,郵政信箱:9524 電話:+255 222450206 電子郵箱:nep@tbs.go.tz, 網(wǎng)址:www.tbs.go.tz
|
3. |
通報依據(jù)條款:
[X] 2.9.2
[ ] 2.10.1
[ ] 5.6.2
[ ] 5.7.1
通報依據(jù)的條款其他:
|
4. |
覆蓋的產(chǎn)品: 醬汁的制備和制備的醬汁,;混合調(diào)味品和調(diào)味品(不包括醬油,、番茄醬和其他番茄醬,、芥末,、芥末粉和芥末粉)(HS 210390),;香料和調(diào)味品(ICS 67.220.10)
HS編碼:2103.90 ICS編碼:67.220.10
|
5. |
通報標題: AFDC 7(896)CD3,香料醬——規(guī)范,,第一版
語言:英語 頁數(shù):6 鏈接網(wǎng)址:
|
6. |
內(nèi)容簡述:
本坦桑尼亞標準規(guī)定了人類食用香料膏的要求,、取樣和試驗方法。
|
7. |
目標與理由:消費者信息,、標簽,;保護人類健康或安全;質(zhì)量要求,;減少貿(mào)易壁壘和促進貿(mào)易
|
8. |
相關(guān)文件: TZS 4,,四舍五入數(shù)值 TZS 33,,香料和調(diào)味品——取樣 TZS 109,食品加工單位——衛(wèi)生規(guī)范 TZS 122-1/ISO 6579-1,,食物鏈微生物學(xué)——沙門氏菌檢測,、計數(shù)和血清分型的水平方法——第1部分:沙門氏菌的檢測 TZS 125,食品和動物飼料的微生物學(xué)——凝固酶水平計數(shù)法——陽性葡萄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和其他物種) TZS 268,,測定食品中鉛的通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TZS 538(EAS 38:2014),預(yù)包裝食品標簽——一般要求 TZS 730-2:(第1版)ISO 16649(第2部分),,食品和動物飼料的微生物學(xué)——葡萄糖醛酸酶陽性大腸桿菌計數(shù)的水平方法——第2部分:用5-溴-4-氯-3-吲哚基葡萄糖醛酸在44℃下的菌落計數(shù)技術(shù) TZS 799(第三版)/ISO 16050,,食品中黃曲霉毒素B1以及谷物、堅果和衍生產(chǎn)品中黃曲霉毒素B1,、B2,、G1和G2總含量的測定——高效液相色譜法 TZS 1488:2016/ISO 750:1998,水果,、蔬菜和衍生產(chǎn)品——取樣和試驗方法——第2部分:可滴定酸的測定 TZS 1491,,水果和蔬菜——pH值測定 TZS 1496/ISO 2173,水果,、蔬菜和衍生產(chǎn)品——取樣和試驗方法——第10部分:可溶性固形物的測定 TZS 1501/ISO 6637,,水果、蔬菜和衍生產(chǎn)品——取樣和試驗方法——第16部分:汞含量的測定無火焰原子吸收法 TZS 1502,,水果和蔬菜——砷含量測定 TZS 1503,,水果和蔬菜——不溶于鹽酸的灰分測定 TZS 1529,水果和蔬菜——鹽水中氯化鈉的測定 TZS 2426-1(ISO 21527-1),,食品和動物飼料的微生物學(xué)——酵母菌和霉菌計數(shù)的水平方法——第1部分:水活度大于0.95的產(chǎn)品中的菌落計數(shù)技術(shù),;食品法典標準192,《食品添加劑通用標準》
|
9. |
擬批準日期:待定
擬生效日期:自通過之日起6個月
|
10. |
意見反饋截止日期: 自通報之日起60天
|
11. |
文本可從以下機構(gòu)得到:
[ ] 國家通報機構(gòu)
[X] 國家咨詢點,,或其他機構(gòu)的聯(lián)系地址,、傳真及電子郵件地址(如能提供):
聯(lián)系人: Bahati Samillani女士(非執(zhí)行職務(wù)官員)和Clavery Chausi先生 坦桑尼亞標準局(TBS) 達累斯薩拉姆莫羅戈羅/烏邦戈Sam Nujoma路,郵政信箱:9524 +(255)22 2450206 nep@tbs.go.tz,;bahati.samillani@tbs.go.tz http://www.tbs.go.tz https://members.wto.org/crnattachments/2022/TBT/TZA/22_0603_00_e.pdf
|
|
|